沪飞贵阳途中,阅《环球时报》:“英媒抱怨美放任中国先登月”
啊,“中国人登月……”,很浪漫的题目。“嫦娥奔月”是中国先人的美丽神话。1969年11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踏上月球表面那一刻说:“这是一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继阿波罗11号之后,美国相继六次发射“阿波罗”号太空船,其中五次成功。迄今为止,全世界共有12个人在月球上行走过,他们都是美国人。
在美国把宇航员送上月球40年后,中国刚刚起步的太空计划准备抢在美国重返月球和它的亚洲对手之前到达月球表面。美国总统奥巴马以缺钱为由建议取消重返月球的“星座计划”,这给半年前还在呼吁靠它重建“阿波罗精神”的美国媒体泼了一盆冷水。如今美国人刚一退赛,一些西方媒体就将目光投向中国。
英国《泰晤士报》题为“奔向月球”的文章批评奥巴马停止重返月球计划是个“错误”,在经济和政治上都是“失算”。文章说,1962年,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宣布登月计划时曾说:“我们选择去月球……不是因为它简单,而是因为它困难”。肯尼迪当时说这番话为的是给这一冒险计划寻找资金支持,如今,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衰退,奥巴马想凑到钱就更加难了。但中国现在既有雄心又有钱,如果中国击败美国先登月,这一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式成就”不仅将侵蚀美国的科技霸权,也将削弱美国的国际霸权。“对西方来说,保持与其共享价值观的美国的政治和科技霸权是弥足珍贵的”。
太空竞赛基于早期的火箭技术和二战以后国际关系的紧张,但其真正开始是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地发射第1颗地球人造卫星史波尼克一号。“太空竞赛”这个词来源于对“军备竞赛”的类比。
太空竞赛是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之间的文化、技术、意识形态等多方面对抗的重要部分。太空技术因其在军事上的应用潜力和鼓舞人心的巨大作用而成为这场角逐中的重要舞台。虽然,苏联在航太领域方面的起步比美国早,资金,人才等各种问题,以致这场太空竞赛的最后结果,是美国胜出。
对于中国雄心勃勃的载人登月计划,美国太空署长博尔登认为:“在当今世界上,只有3个国家拥有载人航天能力,即美国、俄罗斯和中国。有人惧怕中国航天业的发展,认为中国的航天发展会威胁到美国在世界上的航天霸主地位。我不这么看,航天是造福全人类的宏伟事业,而不是你快我慢、你争我夺的竞赛。对于中国,我宁愿选择与之合作,而不愿选择与之对立和发生冲突。”
凭太空实力,山姆大叔心理的算盘恐怕是:中国小子,太空技术,您且追吧。跑道上,我是遥遥领先的兔子,你还是慢性的小乌龟。
嘿嘿,傲慢的兔子终会被小乌龟撵上的,只是乌龟不能丝毫怠慢和把握节奏。
|